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重要活动 >

长江经济带思想沙龙(第13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发展研究

5月8日上午,长江经济带思想沙龙(第13期)线上举行,本次沙龙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发展研究”主题,特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史育龙、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重庆市委改革办处长叶文雄、四川省发改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协同处处长罗鹏、四川省同城办专职副主任吴小冬出席会议并讨论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教授作了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报告》的前期研究成果,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融合发展指数指标编制情况。指标编制主要从成渝地区的融合、发展2个维度考虑,设置了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96个。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与产业、贸易、基础设施、创新、城乡融合发展6个方面。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包括声誉、收入水平、前沿经济、人民生活和人力资本;金融与产业的二级指标包括金融产业融合、非金融产业融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贸易的二级指标包括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基础设施的二级指标包括基础设施投资、交通一体化、能源保障、新基建、生态建设;创新的二级指标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网络;城乡融合发展的二级指标包括城乡经济融合、治理融合、生活水平融合和要素融合。

与会嘉宾对指数指标的编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认为指数指标的选取要更加深入研究成渝地区的区域合作,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特色,强调协同发展。嘉宾建议,一是指标设置要更加精炼准确,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突出双圈“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二是研究报告要体现成都市、重庆主城两个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对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三是研究内容要考虑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改革探索,从经济、人文等角度实现协同发展。四是研究方法要创新,利用统计工具或者大数据技术采集、分析指标数据,加强定性、定量研究。

会上,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常务副院长胡晓兵教授、 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副院长陈金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宋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石慧敏、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席强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朱乾宇积极参与讨论。


长江经济带思想沙龙简介:

长江经济带思想沙龙是我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通过“主题演讲+专家研讨”的模式,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理论、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深入讨论,汇聚精英睿智,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