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专题研究报告 >

[NPE201504] 欧树军:通过认证的治理:政府间基础信息互联互通的理论基石

本期专题报告的题目是《通过认证的治理:政府间基础信息互联互通的理论基石》,作者是人大国发院研究员欧树军。


所谓“认证”就是在数据与人、物、事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某个数字、编码、代码代表一个人,从而将这个人的身份、财产都相对固定下来,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比其“物理人”更真实、更全面的“数字人”。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大转型,这种大变局催生了人员、财富、物质、技术、知识的大流动,进而正在改变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和权力结构。但是,大流动本身及其所带来的种种结构型困境,让大社会变得难以识别,进而难以治理。比如,一部分人在全国不同省份不断流动,身份不固定。另一部分人的财产不清晰,动产不明,甚至连不长腿的不动产都摸不清。房产税、累积财产税、遗产税、遗赠税等财产税严重滞后,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官员财产难以公开。这种缺乏社会事实而导致的模糊不清,扩大了少数人对抗国家权力扩张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公共服务的便利度、供给率和均等化,进而影响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及其中一部分人的政治信任和体制认同。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不对称”及其所导致的“权利或权力的不对称”,不对称可能有三个源头:公民之于政府,政府之于公民,政府部门之于政府部门。人们警惕政府掌握太多公民信息可能诸多问题,但关节在于如果政府不掌握这些信息,就无法准确判断公共利益、公共意志、公共福祉,也就无法向公民供给任何公共产品、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简言之,国家认证能力孱弱,不利于国家治理治理的现代化。

作为权力运作的一种基础机制,认证以保障领土安全、社会秩序、公民身份、公民权利、社会保障及官僚体制的理性化为目的,以大规模的信息收集、储存、整合、区分和识别为手段,针对统计意义上的总体人口,处理现代人的出生、教育、婚姻、身份、资格、职业、收入、财产、荣誉、劣迹、流动、疾病、死亡等等行为、事务、轨迹,与强制、汲取、濡化、再分配、统领和规管等国家基本制度发生关联。

一个不了解绝大多数人经济社会状况、基本需求和未来预期的政府,不可能是一个负责任、及时回应的民主政府。要让政府负责任、及时回应,首先要让它看得清,要让它看得清,就得有一个基于可靠事实和统一规范的有效认证制度,实现政府间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建构一种“认证国家”。这不仅仅是先进、现代、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也是落后、前现代、后发展诸国将要走的路。尽管没有人知道现代国家在“现代”、“后现代”、“后后现代”之后将向哪个方面发展,但可以肯定,这条道路将是未来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的现代认证体系建设,尤其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特别是在税收、福利和规管这些部门,而不仅仅是部门内部上下级的信息共享。服务于国家目标的重要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着能否真正实现治理上的内在统一。面对史无前例的人员、财富、物质、事务的大流动,我国亟需有全国统一、整合的认证知识和认证标准,覆盖全体国民。


全文下载:国发院专题报告[NPE201504]通过认证的治理:政府间基础信息互联互通的理论基石.pdf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网站

原文链接:http://nads.ruc.edu.cn/displaynews.php?id=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