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罗来军、楼佳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探寻中印合作共赢的新路
近日,习近平主席圆满结束在印度金奈与印度总理莫迪的非正式会晤,会晤不仅在经贸合作领域进一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也加强了两国交流与互信,为未来展开深入合作打开了新的局面、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日,习近平主席圆满结束在印度金奈与印度总理莫迪的非正式会晤,会晤不仅在经贸合作领域进一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也加强了两国交流与互信,为未来展开深入合作打开了新的局面、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大拥有十亿人口级别的发展中大国,中印在相当广阔的领域都存在广泛合作的基础和共同发展的潜力,两国实现更高层次合作共赢的未来值得期待。
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发展空间依旧巨大。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955.4亿美元,创下新高,相较本世纪初的不足30亿美元已有数量级的提升,中国也已连续多年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中印贸易额相比中国与其他主要亚洲贸易伙伴间仍有差距,从贸易总量上可见两国经贸合作仍可大有作为。另一方面,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将是未来深入合作的基础,如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在纺织品、水果贸易等方面也有很大拓展余地;印度的软件技术水平举世公认,医药领域发展迅猛,同时印度有着金字塔型的人口红利和大量未挖掘的改革潜力。因此若两国能切实地以开放、包容的贸易安排,减少贸易摩擦,充分发掘两国比较优势,凭借各自庞大的市场,未来两国贸易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两国直接投资与日俱增,金融领域新合作模式值得探索。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在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向印度累计投资达46.6亿美元,印度也在软件服务、医药等领域向中国累计投资近10亿美元,两国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总额已超500亿美元。未来两国通过互补产业间的投资将进一步促进两国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共同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9月结束的中印财金对话中两国强调了加强在多双边领域的税收政策交流与合作,并进一步开展中印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合作。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印度经济增长率有所回落,今年年内印度也接连5次降息,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仍显乏力、政府财政赤字又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印度也正加快改革金融部门,简化外国投资的相关法规,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国公司进入,中印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不仅会为中国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更可能为印度探寻新的发展动能。
两国在能源、环境等其他领域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潜力。在能源问题上,中印能源需求量大,对外依存度较高,都在寻找长期稳定的能源进口来源,但中国在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领先,在设计建造大型电站、制造成套水电等方面具备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印度在风能、能源信息化管理等领域具有优势,这为双方的投资合作提供了契机。此外中印两国也可加强对海外能源的联合竞购与开发,这有助于提高双方在国际市场的谈判力与购买力。在环境问题上,中印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能源消耗巨大,两国也都认识到向高质量、包容性的增长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中国已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大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印度则通过“智能城市”计划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通过相互合作与学习经验,两国将对世界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两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在莫迪陪同下参观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正如数千年来两国的先辈克服种种困难,却仍致力于两大文明密切友好的交流,我们相信增强两国互信,开展真诚交流,中印两国必将以彼此古老而深刻的智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寻得合作共赢的新路。
发文来源:光明网
发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l8_eq3eo01DkAQSCYu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