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评论》】蒋永穆: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基本经验:四个始终坚持
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已经40年了。4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积累了颇为丰富的宝贵经验。深入梳理农村改革历程,科学总结农村改革经验,既是对40年农村改革的系统回顾,又是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展望。40年的农村改革,关键在于做到了“四个坚持”。
一、始终坚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起抓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指出:“牢固确立‘三农’问题是中国根本问题的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40年的农村改革,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加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战略规划、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难题。改革伊始,党中央于1982—1986年连续发布了五个关于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的“一号文件”,囊括了“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于2004—2018年连续发布了十五个关于“三农”发展的“一号文件”,尽管每年的主题各不相同、有所侧重,但都始终贯穿了“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主线。
在农业方面,始终坚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40年的农村改革,高度重视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原因在于“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产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方面,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吃饭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把解决农业问题放在第一位,因为我国有八亿人口,第一件事是要有饭吃。”另一方面,农业为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广阔的市场,奠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邓小平指出,“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40年的农村改革,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持续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集中体现为“三个优化”。一是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从最初的提高水利、农机、化肥等利用效率,到之后的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逐步建立了农业物质装备和服务体系,实现了从农业发展必备的硬件到软件的全覆盖。二是优化农业经营体系,丰富农业发展模式。农村改革中,从健全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再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逐步建立、发展和创新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种经营加快发展。三是优化农业支持政策,强化农业发展支撑。改革过程中,从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到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从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到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农业的平稳持续发展。
在农村方面,始终坚持保障农村的和谐稳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是基于当时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的国情。邓小平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同时,农村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40年的农村改革,始终致力于推动农村建设和发展,集中体现为“两个丰富”。一是丰富农村建设内涵,明确农村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从最初的加快农村建设,到明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既适应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又指明了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丰富农村发展内容,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改革初期广辟农村资金来源的经济建设,到后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的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加强农村普法教育的法制建设,再到确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后增加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了涵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建设、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的政治建设、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的社会建设、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农民方面,始终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农民是农村改革的主体,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40年的农村改革,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心系农民,切实保障农民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为“两个拓展”。一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改革中,党和国家多措并举,从四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在经营性收入层面,从改革初期的单一农业生产到之后的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再到近期的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极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民经营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工资性收入层面,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日益重视农民工权益保护,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和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在转移性收入层面,持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在“多予”和“少取”的改革过程中,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在财产性收入层面,从改革之前的农民财产性收入缺失,到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改革,赋予农民在土地流转和承包等方面的财产性收入,实现了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二是拓展特色减贫道路,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在农村改革中,党和国家开启了大规模减贫事业,从开始强调做好扶贫工作,到开展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集中开展“八七”扶贫攻坚,到重点进行“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再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实现了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困难到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再到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的提升和转变,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降低,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农村改革是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展开的。40年的农村改革,率先调整和完善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率先开展和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了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转变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率先突破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起点。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小岗村打响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枪,随后在全国逐步推广。与此同时,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政策经历了从“不许分田单干,也不要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这种形式,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到“联产承包制,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的完善过程。通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积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式确立并不断发展,在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了农民的市场主体作用。家庭承包经营赋予了农民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促使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农民“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科学理顺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夯实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微观经济基础。二是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不仅可以自主支配劳动时间、自主决定农作物种植,而且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自主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和调整农产品生产和供应,从而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资源配置机制。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在农村市场化改革中的又一制度创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体现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0年的农村改革,始终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着力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将土地承包期从80年代的延长15年,90年代的再延长30年,到新时代的再延长30年,确保了土地承包期稳定为75年,实现了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了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党和国家推行了“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放活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权。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农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动了农民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机衔接,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协同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蓬勃发展。
三、始终坚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处理好城乡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农村改革的主线。对于城乡关系,邓小平指出:“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向城市和重工业倾斜;由于实行人民公社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民生产动力不足、农业发展活力缺乏,从而造成农业发展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城乡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40年的农村改革,始终坚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发展实现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持续推进并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启动农村改革注入发展活力的城乡互动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快速发展的城乡协调阶段、形成战略思想不断缩小差距的城乡统筹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发展一体化的城乡融合阶段。在城乡互动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围绕“工农互助”,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在城乡协调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建立“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在城乡统筹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在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等方面重点发力。在城乡融合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更加突出农业农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注重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作用、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从而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经过40年的改革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四、始终坚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且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40年的农村改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持续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之前,党中央就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一道明确为“四个现代化”。40年的农村改革,在“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开展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一是拓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推动农业多方面实现现代化。农村改革以来,党和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从物质装备上的机械化与解放农业劳动力、基础设施上的水利化电气化与保障农业生产能力,到技术创新上的科技化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到经营方式上的产业化与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再到生产方式上的绿色化与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扩展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实现了从提升硬实力,到营造软环境,再到“软硬皆施、协同发力”的深化。二是拓展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促进农业多层次实现现代化。党和国家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在方向上,从立足国情农情率先提出农业现代化,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再到顺应时代要求鲜明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持续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在目标上,从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提出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到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优化了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能与时俱进又能开拓创新。
农村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和发展的。通过初期的农村改革,农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但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党和国家进一步强调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提出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明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稳步推进,奠定了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转变,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增加了“农业现代化”这一内容。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原因在于不仅农业已经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而且农村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腿,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和短腿。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应充分总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经验,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发文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9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