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中宏网】罗来军访谈:决胜国家生物安全治理战略关键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文章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国际合作。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罗来军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化对抗能力和水平。

  掌握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关键

中宏网记者:结合《求是》文章精神,您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在抓实创新驱动战略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结合这次疫情治理新经验,聚焦生物安全这个总体战略推动科技攻坚实现再突破有何建言?
   罗来军: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此以来,我国从科技研发到生产建设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力度,一直到目前的疫情防治,始终持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宝贵经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作出的重大决策,提出该战略之后,我国积极筹划并推动战略实施,至今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条:
   把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在推进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既瞄准我国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低、附加值低、物耗高、污染高、排放高的产业弱点,又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同时推进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个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把各种技术创新元素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优势整合、知识分享的创新体系。我国经过努力,确立了企业的主体地位,使企业自主决定技术研发项目、投入以及转化;并把大学、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技术创新元素统筹到技术创新体系当中。
   建立了科技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机制。这种体制机制创造了良性的技术创新环境,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合理发挥协调、引导、支持作用以及实施法制化监管,依靠良性机制激发科技企业、机构和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大力实施生物安全总体战略推动科技攻坚再突破。这次疫情危机把生物安全问题深度地展现出来了,为世界各国必须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挑战敲响了警钟。面对这次疫情危机,我国及时把生物安全提高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从科技攻坚的角度,我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加大保障生物安全的生物技术开发。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天使”的一面,有助于人类解决疾病传播、环境污染、食品有害等问题,但也有“恶魔”的一面,容易出现病毒泄露、基因变异等风险。总体而言,能够保障生物安全的生物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高端的产业价值。我国的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以及相应的产品和标准都比较落后,尤其是原创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为此,我国需要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开发,充分调动产、学、研、府的积极性,培育壮大生物安全科技企业,并致力于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生物安全高新技术产业。
   加大低碳技术、环保技术的开发。生物安全主要涉及的是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引发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并采取应对措施。那么,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关的低碳技术、环保技术就变得更为重要,而且,这些技术都是人类需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低碳技术、环保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依然严重,仍需要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瞄准科技攻坚深改管理机制

中宏网记者: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再出发大背景下,深刻总结这次战疫的经验教训,您对未来发挥科技支撑提高国际竞争力有何建言?
   罗来军:国与国竞争的制高点在于科技。那么,我国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科技支撑。目前,我国正值新一轮改革开放再出发,再加上科技抗击疫情的重要性,我国必将进一步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更快更好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在推进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未来加强科技领域国际竞争力建设,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突破:
   一是加大“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力度。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所存在的科技短板,在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在较多的科技领域和技术产品中,我国具备了一般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关键核心技术或设备却需要进口,难以自主研发和制造。我国在未来必须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才能整体上壮大我国的科技实力。
   二是把握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抓住发展机遇。当今的时代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发展,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仍在积极发展之中,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不断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自主交通工具、纳米技术、3D打印、材料科学、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能量存储和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竞相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技术追赶阶段,新兴技术竞相发展的局面为我国提供了技术追赶甚至超越的机遇,我国应在把握好新兴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着重布局和发展新兴技术。
   三是积极推进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分享、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形成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必须置身其中的国际大环境,这对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科技孤岛”越来越难以开发出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此外,还有一些科技挑战是全球性的,比如当前的疫情防治,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进行科技攻坚。我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有效开展国际合作是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
   四是进一步完善尊重科学规律的科技管理机制。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科技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机制,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尊重科学规律、资源高效配置的科技管理机制,实现科技事业在高度科学的轨道上前行。一方面对技术活动中还存在的弊端进行纠正,彻底克服科技研发急功近利、制度约束科学家自主研究、指定技术路线和创新目标等脱离科学规律的做法;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对科技的支持方式,按照科学的方式服务科学发展。比如,一概对科研项目直接给予资金支持是有问题的,而对于很多科研事项,为其科研产品的应用或销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才能更好地激励科技进步。

发文来源:中宏网

发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zQAG4qP67HG94hJLl2k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