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加快建设全省唯一“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
打造新时代四川高等教育区域开放发展新标杆
宜宾加快建设全省唯一“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
俯瞰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本报记者 曾朗 摄
本报记者 陈玉霞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科技和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增强发展新动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6年10月,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一个立足破解我市科教发展短板,着眼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部署提出—— “打造科教强市,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曾经是宜宾发展短板的科教,亦在“双城”推进的雄劲跫音中逐渐成为引领川南科教的后发优势。
2019年4月,宜宾市与省教育厅签署《建设四川省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试验区备忘录》。8月,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印发《关于支持宜宾市建设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决定支持宜宾作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成为新时代四川高等教育区域开放发展新标杆。这标志着全省唯一的试验区正式落地,宜宾在深入贯彻落实“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理念和“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推进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以下简称“双城”)建设,全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城市融合式发展示范市的探索实践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规划引领 高校招引成果丰
回眸往昔,全市高等教育发展与全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极不相称,科技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曾一度成为制约宜宾发展的短板。
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立足宜宾、服务川南、借力成渝、辐射滇黔”的定位和“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的“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思路,在宜宾高新区高起点规划36平方公里(首期12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
紧扣智能制造、汽车、轨道交通等“8+2”产业发展,全市上下火力全开,集中力量招引高校,高起点设置优势学科,高水平设定教学标准,目前已与18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其中15所签署了项目落地协议,在宜建成办学的高校已有四川大学宜宾园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宜宾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在校大学生由2016年的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5.7万人,实现翻番。同时,紧扣“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定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南亚、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基地,我市留学生人数由零突破到600余人,居全省第2位。
2019年底至2020年,宜宾学院新校区、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将陆续建成招生,届时在宜办学高校将达10所。
立足特色 多方推动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我市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市紧扣全省“5+1”产业布局和宜宾“8+2”产业发展,着力将教育教学优势转化为产教融合优势。在创办特色学院学科方面,我市围绕白酒、智能制造、汽车等产业,共建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中国白酒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宜宾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宜宾同济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围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共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长江金融研究院,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智库作用,多方位、多层级创办特色学院学科,培养各类高端产业人才。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实现产教协同创新,成立四川省智慧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电子科技大学&朵唯智能云谷创新研究中心,科技厅、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市三方共建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宜宾市共建“四川省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试验区”,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战略基地”,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以此培育链接载体、集聚发展要素、夯实人才基础、完善融合体系,不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为全市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先行先试 深化改革探索创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根据省委书记彭清华关于支持宜宾改革发展的指示精神,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推进宜宾“大学城、科创城”建设,进一步激发区域释放高等教育发展活力,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研究决定支持宜宾作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省唯一的试验区。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联合印发了《支持宜宾市建设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的实施方案》,以支持宜宾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为指导思想,涉及加大规划引领力度、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推进高水平平台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六大重点任务。
其中,重点内容包括支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融入宜宾参与学教研产城一体化改革试验、支持宜宾“十四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工作、支持在宜高校紧密结合宜宾及川南社会经济发展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优先支持在宜高校开展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改革、积极支持在宜高校加强校企合作、支持宜宾筹建“中国-澜湄五国高校联盟”、支持在宜高校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等22项。
据悉,省教育厅还将协调省财政厅争取从2020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宜宾参与试验区建设的高校给予支持,连续支持3年,依托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动宜宾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把宜宾建设成为全省高等教育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范例。
相关链接:
在宜办学高校巡礼——
已建成招生高校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总投资9.8亿元,按照“产、教、城”一体规划建设理念,建设“两院”(研究生分院、产研院)、“一机构”(四川大学宜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重点在新兴材料、建筑规划设计、水利工程、高端制造、环境保护等方向开展科研活动和培养学生。一期于2019年9月建成开学,第一批将入驻的建筑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30余个团队,师生共计200余人,全面建成后学生规模达到1000名以上。
办学层次:研究生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占地面积约118亩,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总投资5.4亿元。包含五大平台: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电子科技大学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园区于2018年9月建成开学,目前入驻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和项目管理(非全日制)等5个方向研究生约210人,规划学生规模达到1000名以上。
办学层次:研究生教育。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是宜宾大学城入驻的第一所高校,是中国酒业协会授牌的“中国白酒学院”,占地2000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43.5亿元,一期于2017年9月建成开学,二期于2018年9月全面建成,拥有酿酒生物技术等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白酒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传统酿酒产业改造升级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学科学术平台。目前已入驻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际学院等11个学院2万名师生、600余名留学生。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及留学生教育。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占地45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13.85亿元,于2018年9月建成开学,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宜宾基地、新型农业装备研发中心、新材料研究所、电磁空间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重点科研平台。目前已入驻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管理学院、汽车学院、土木学院、理学院等16个学院,师生规模4800人。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教育和公共实训、继续教育。
宜宾学院
宜宾学院于2001年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两校合并组建,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拥有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及11个市厅级科研创新平台,设有19个二级学院。建设中的宜宾学院新校区总占地1500亩,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占地49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重点布局直接服务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专业及留学生教育,将于2019年底竣工,可满足5000名学生使用需求。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留学生教育。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由三校合并组建,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学院占地829亩,规划面积1245亩,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拥有6个分类的实验实训技术中心、145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院根据宜宾区域经济的特点及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设有五粮液技术学院、汽车学院、现代制造工程系、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等8个系(院)48个专业,在校学生1.3万余人。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教育。
在建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选址于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占地约1000亩,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占地约600亩,将于2020年8月建成投用,满足5000以上学生使用需求。
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将结合宜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核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院系和专业,并建设重点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主要培养应用型本科生和研究生。
办学层次:研究生、普通本科教育。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选址于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占地面积约500亩,将于2020年9月建成投用,可满足5000名学生使用需求。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将以宜宾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轨道交通、汽车、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设置特色产业学院和特色专业,重点培养与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办学层次:普通本科教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选址于南溪高职园,校区占地面积约530亩,学生总规模10000人,一期将于2019年12月建成招生,可满足2000名以上学生使用需求。
该校宜宾校区以酒店、旅游管理教育为办学特色,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开设管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与艺术学等学科。
办学层次:普通本专科教育。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选址于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是民**层次普通高校,规划用地面积约500亩,可满足12000名学生使用需求,将于2020年3月建成投用。
该校宜宾校区以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为目标,办学初期拟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英语、师范、文化与传媒、体育、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并根据办学情况并结合宜宾市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新设工学、医学等相关学科专业。
办学层次:普通本专科教育。
双城产研院巡礼——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宾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哈工大(宜宾)科技园,主要以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节能环保等为重点开展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企业孵化。
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技术研究、电动汽车绿色智能共享交通体系研究和智能交通设施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等。
吉林大学宜宾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及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等。
宜宾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设在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统筹管理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电子科技大学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重点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开展政策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应用。
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设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依托学校教育科研资源,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机器人试验推广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服务。
宜宾上海交通大学表面改性与增材制造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国家在航空航天、能源、国防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宜宾市新兴产业需要,开展激光熔覆、激光热处理、物理气相沉积等表面改性技术研发和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发。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开展决策咨询,打造国家区域性新型高端智库。
西南财经大学长江金融研究院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宜宾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智库研究机构。
宜宾中星技术公司(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围绕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天网工程)、智能交通、智能楼宇弱电等重大工程,开展SVAC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和运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